01
“为方便乡镇居民了解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优势和国家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优惠内容,我们在商场一层最显眼的位置设立了销售网点。”在位于江苏无锡滨湖区的一个大型商超里,某新能源汽车品牌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以来,门店客流量有了明显提升。
据悉,为激发农村消费者购买意愿,今年以来,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密集推出。各地也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比如,山东淄博于8月26日举行了2023山东新能源汽车百场下乡活动启动仪式,通过发放新能源汽车消费券,鼓励金融机构出台汽车信贷金融支持举措,积极协调车企出台购车优惠措施,多重优惠叠加,营造汽车消费良好氛围。
自2020年7月起,工信部等多部门连续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过去3年时间,6批近200款下乡车型销量从2020年的39.7万辆增至2021年的106.8万辆,到2022年已达265.98万辆,累计410多万辆。
得益于此,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在近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更是达到700万辆规模,产量和销量分别为705.8万辆和688.7万辆。
“不过,从城乡市场看,农村市场尚未被充分挖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此前表示,2022年中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占农村地区汽车总销量的4%,远低于行业总体25.6%的水平。
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发布的《中国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出行研究》,今年3月份,纯电乘用车在县乡地区的渗透率为16%,插混乘用车在县乡地区的渗透率为8%,两项数据均远低于一二线城市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进一步深入,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900万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说。
03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数量达到692.8万台,同比增长74.1%。完备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为新能源汽车在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但目前县级以下公共桩数量仅占全国公共桩总数的9.45%,农村地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安装共享难、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总体上看,我国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总保有量相对较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经济实用车型供给不足、销售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表示。
不过,由于乡村不受土地紧缺制约,具备建设自用充电桩的物理条件,不少车主也选择安装私人充电桩。
今年以来,国家连续推出重磅政策,为解决新能源汽车发展难题给出指引。比如,《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快实现适宜使用新能源汽车的地区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崔东树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关键还要改善消费环境,不仅体现在购买环节,更体现在使用环节,要在体验和维修保养方面给予使用者更多支持。
对此,企业也在主动出击,以服务带动销售。长城汽车基于燃油车时代奠定的渠道优势,不仅能方便农村地区买车,还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及时、专业和周到的各种售前、售后服务。目前,上汽大众在全国的售后服务网络已超1000家,可以为广大农村客户提供完整的售后维修服务。
“对于那些售后体系在乡村地区还不健全的企业来说,需要加快进入下沉市场,以此增加乡镇消费群体对自家品牌产品的接触体验。”崔东树说。